top of page

房地产投资项目爆雷下的被动投资者

  • 作家相片: Admin
    Admin
  • 2024年12月7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12月10日


被动投资者

房地产本来是一个非常适合被动投资者的投资工具,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房地产市场在高利率的压力面前几近崩盘,房地产项目接二连三的爆雷,让很多被动投资者血本无回。我们在不同场合了解到,这些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前基本上都没有咨询过专业人士。归纳起来,大体上有以下这些情况:


1. 被动投资者的认知偏差

  • 过度信任关系网络: 投资者往往更容易相信熟人或朋友的建议,认为他们不会欺骗自己,而忽略了熟人可能缺乏专业知识或受到利益驱使的风险。

  • 过度自信: 一些投资者认为自己已经足够了解投资,低估了专业分析的作用。他们可能觉得自己通过经验、直觉或简单的市场调查就能做出明智的决策。


2. 房地产投资项目的营销技巧

  • 被推介会的“包装”迷惑: 项目方往往通过精心设计的推介材料和“看起来很懂行”的演讲,让投资者误以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信息。

  • 对决策的急迫性: 投资项目推介会常常营造出一种“机会稍纵即逝”的氛围,让投资者觉得必须马上行动,来不及咨询专业意见。



3. 被动投资者的心理因素

  • 从众心理: 参加推介会时,看到其他人踊跃投资,容易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,误以为这是一个可靠的机会。

  • 侥幸心理: 投资者可能明知道有风险,但抱着“一定不会轮到我”的心态,忽视了潜在的隐患。

  • 面子心理: 尤其在一些华人投资者群体中,存在不愿意显得“外行”或“没主见”的心理,导致他们避免咨询专家以避免被认为不懂投资。


4. 对专业投资咨询缺乏了解

  • 认为投资是“简单的判断”: 很多投资者认为投资只需要看回报率和风险,没有意识到房地产投资项目背后复杂的法律、财务和市场分析需求。

  • 不愿支付咨询费用: 投资者可能觉得请专业人士会增加成本,忽视了这样的费用其实可以规避更大的损失。

  • 不愿花费时间深入了解: 一些投资者觉得进行专业咨询或尽职调查过于繁琐,而推介会和熟人建议则来得更快更简单。


在投资之前做咨询,本质上就是请专业人士做一个可行性研究,毕竟任何个人的钱,都不像BC HOUSING一样,来自他人(纳税人)的钱包,花起来不心疼。尤其是投资额度大,回收期长的项目。而且,很多被动投资者的资金投入还是十分巨大的。像下面截图中的案例,仅作者本人的投入(损失)就将近百万。





俗话说,前车之覆、后车之鉴!希望以后的投资者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、落入同样的困境!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